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介绍 > 正文

反应釜是特种设备吗

  时间不会等你

  

  每天多一点思考

  

  

 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

 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| 辉哥奇谭主创 | 布道师

  建议将本文收藏,遇到痛苦时拿出来读一下,必有启发。文中提到的很多要点,正好是我最近半年所感受到的。本周末的会员语音,我会详细讲一下我对于「微习惯」的感受。

  BTW,本周的评论区有「彩蛋」,别错过。

  明明知道却做不到?改变是项系统工程

  by 蔡冲

  常收到类似的读者留言:我很想自律,可明明知道却就是做不到,无数次失败,很痛苦很绝望。我还有救么?

  今天,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。

  一、你到底行不行

  你不甘心浑浑噩噩,你痛恨自己行尸走肉的过活,你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开始。你删掉电脑里的游戏和美剧,你收拾起床上的懒人桌,你仔细洗了个澡,你决心走出去开始新生活。你坚持了一个星期。

  你想从「游戏沉迷」中走出来,你想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,你想坚持锻炼拥有性感身材。你不断喊狠话,你不断下决心,然后你不断失败:随后不久,总会有那么个意志薄弱的时点,一次失守,便全线崩溃。回到重前。

  你看了一篇文章,深深受到激励。12月31日的晚上,你告诉自己,接下来一年,要100%努力,要脱胎换骨……鸡汤的药劲是在一周后消失的。转眼之间,又到了12月31日,去年的一切历历在目,你仍然是曾经的自己。

  你被挫败和自责包围。信心在流逝,心气在消解,你沮丧地垂下头,双手插进蓬松的乱发,万千哽咽涌上心头:原来我是真的不行……

  失败者往往认为,问题的关键是他不够努力。而残酷的真相是,他的方法有问题。

  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?没错,是你方法有问题。

  二、几个真相

  先来了解几个真相。

  1、我们都是普通人

  首先,你要意识到一个现实:自己只是个普通人。

  什么叫普通人?不会登上亚洲福布斯,也不会沦落街边去乞讨;不会中五百万彩票,也不会被闪电劈到;不会中学连跳数级,也不会几年都毕不了业—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,不会特别好,也不会特别差。正太分布的中间80%而已。

  普通人就有喜怒哀乐,普通人就有色贪嗔痴:赖在冬天的被窝里会不愿起床,看了一晚上书会觉得累,碰到了美女会想多瞧几眼……这没什么,人性。

  同样,既然你是个普通人,凭什么要求自己有邱少云的意志力?凭什么要求自己像钢铁侠一样昼夜不息地工作?这不合理。

  如果意志力的满分100,社会平均水平是70,那你、我以及身边的大多数人,都是在60-80的区间里。

  明白这点很重要。这是一切的起点:

  如果不懂,你会夸大意志力的作用。失败的原因会被归咎于「意志薄弱」或「不够努力」,相应的,解决方案自然是「打鸡血,放狠话,下次我要注意」——这不会帮你找到真正的症结,也不会对事情有所增益。

  如果懂了,你会认可意志力的局限。你会设计方法去修补人性的漏洞,你会小心翼翼地避开挑战和诱惑,你会谨慎细致地使用自己的意志力——于是,事情有了解决的可能。

  2、意志力是脆弱的

  在我看来,意志力是脆弱的。这包含三层意思:

  a. 意志力是容易损耗的

  就如同时间、体力、注意力一样,意志力也是一种个人资源。这项资源是有损耗的:用一点少一点。

  我们说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许多职场人士和著名作家,都常常在早上,啃最硬的骨头:做最难、最复杂、最需要创造力的工作。这是因为在早上,个体状态最好,意志力最充盈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意志力的「电量」也在逐渐损耗,个体状态也在逐渐下降。

  b. 意志力是时高时低的

  水有潮起潮落,月有阴晴圆缺。意志力也是动态变化的:

体力充沛,心情亢奋,受到激励:意志力会高涨;

疲劳困乏,承受压力,百无聊赖:意志力会低迷。

  这很好解释了你的一些失败:你的信誓旦旦,是在意志最饱满的时候,但旺盛的状态不会一直持续。

  你总会遇到低潮,那是防线最薄弱的节点:破戒这种事,没有一次两次,只有零次和无数次。一次的失败,意味着全线崩溃、回到重前。

  c. 意志力不是用之不竭的

  不要计划用亢奋高效的一天,写十篇文章或啃下一本专业书籍。那样的过程会很丑陋:挤牙膏式的工作状态,效率低得令人发指。

  不要为自己同时设定100个新年目标。你的意志力资源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事情。贪多务得的结果大概率是:每个都蜻蜓点水,最后一个都完不成。

  意志力是宝贵有限的个人资源,不要挥霍它,要把它用在刀刃上。

  3、建立习惯后,就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了

  更多的意志力实际上并不重要。实现改变需要的是建立习惯而不是意志力。建立习惯需要大量意志力,但习惯一旦建立起来,维持习惯就不需要太多意志力了。

  比如「每日复盘」和「早睡早起」的习惯。最开始会有不舒服,但随着磨合的深入,所有的不适感都会逐渐消失,非常自然。它不是我的任何负担,也不是需要分配的工作,也不会消耗我的意志力。

  再升华一下,你会发现身边的许多牛人,他们的努力都是「常态化」的:

  大年初二的早晨,照例坐到桌前写方案。

  年会狂欢结束后,照例回到办公室改合同。

  高铁上,机场里,照例用手机写稿子、回邮件。

  他们不会被自己「熬夜一两次」而感动;他们也不会觉得以上这些,有多了不起。这些努力,并不需要意志力的驱动,而是潜意识里的自发行为,是有肌肉记忆的习惯动作。

  许多时候,这就是区分牛逼与否的参照物:昙花一现的努力,都是假努力。如果每一次努力,都需要大量的心理建设和自我说服,那说明你还嫩了点。

  三、该怎么做

  这一部分,我们来讲讲技术层面的实操方法。

  如果将「改变」看做市场化的行为,我们所做的,无非围绕两条主线:提高违纪成本,降低合规成本。

  1、外力驱动

  作为英剧《黑镜》的编辑,Charlie Brooker 经常收到邮件,询问写剧本的建议。他的回答是这样的:

  你需要一个截稿日。这是你唯一需要的东西。别扯什么运气,别扯什么天分,找个「今晚不交稿就打爆你狗头的人」,跟他合作。然后,你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。

  这段话应该裱起来挂在客厅里。「外力驱动」达到目的的最简单好用的方法,它节省了你的意志力。

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

  隋炀帝在年轻时屡立战功。或许是压抑本性,或许是刻意为之,登基前的他还算举止收敛、行为有度。登基后,再无外力的约束制衡,隋炀帝恣意妄为,终于被凶猛的欲望吞噬了。

  通常的,在北上深比在小城市能有更快的成长。为什么?在北上深,你是被推着往前走;在小城市,你必须自己推着自己走。 一个人孤立做事,对自控能力是极强的考验.

  高三可能是你人生中最自律的时光。因为那时的你比现在意志更强?当然不是。强大的外力驱动着你,激发了你内心的潜力;而当外力消失,你就被打回原型了。

  如果能有高三的状态,坚持二十年,你真的很难平庸。

  结果导向的角度,「外力驱动」比「意志驱动」要靠谱的多,也省劲的多。我们越降低意志的预期,我们越重视方法的设计。毕竟,你的目标是「做成某件事」,而不是获得「意志力比武大赛」的冠军。

  2、设置环境

  有一个工作习惯,给我带来巨大的好处:不在家办公。

  家里的诱惑太多了:电视、平板、电脑、xbox……这么多好玩的东西,不断撩拨着,还怎么专心做事?进展顺利,你会想,「休息会吧,犒劳下自己」;进展艰涩,你会想,「休息会吧,换一换脑子」。然后,一个下午就没了。宝贵的一天,被撕的七零八碎。

  在办公室或者咖啡厅,就不会有类似的挑战:你面前只有一台电脑、一套纸笔。你干不了别的,你压根不会有「玩一会」的念头。不需要内心说服,你就进入了高效的工作状态。

  这是笔划算的买卖;穿戴收拾和路上交通会额外花去一个小时,但却换来了专心致志、高效喷薄的一天。

  两种情形下,你简直判若两人。意志力有重大变化?当然不是。你只是用了一个小小的技巧,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。

  在「改变」这件事情上,好环境常常比意志力更重要。类似例子很多:

大学时准备期末考,要尽量去图书馆或自习室。在寝室复习的效率很低。

军训时,你不会时刻想着玩游戏。

飞机上,你不会惦记刷微信、逛淘宝。

要锻炼运动,「和朋友去健身房」比「独自一人在家练」的氛围好得多。

瘾君子在戒毒所的表现良好,因为他下意识知道「搞不到毒品」;而一旦重回社会,失去环境约束,他会在第一时间走上复吸的道路。

  可能会有人说:我在寝室自习,完全没问题,我能克制自己。

  实际上,当你使用「克制」这样的字眼,你已经不在最佳状态了:当还需要自我驱动、自我鞭策、同自己较劲,你很难心如止水,你很难100%发挥。

  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走几步,给自己一个好环境?

  3、打卡机制

  为了走出「游戏沉迷」,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「克己制度」。效果显著。

  简单来说,规则是这样的:

不碰游戏一天,则称之为,克己一天。

连续克己七天,可放假一天。

放假日是合法合理的娱乐日,请痛快玩耍,不要内疚。

  玩过《三国杀》的,大概都明白「克己」的意思。这个词比较小众,更大众的描述是「打卡」:健身,跑步,早睡,朗读,写作……用一个日历纪录你每天的表现,并看着这个链条会一天天变长。

  它的本质还是提升违纪成本:你不希望链条断掉,一旦断掉,你前面坚持的成绩就清零了。

  4、「玩」这件事

  许多的「习惯」都与「玩」有关。对于它的态度, 常常容易走入两个极端:

彻底放开: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,要及时行乐,不要憋着,不要委屈自己。

彻底禁止:玩让我堕落,浪费我的时间,我要注销账号,删除程序,这辈子再也不碰了。

  这两种态度的坏处很明显:

对于前者,会进入沉迷和懒散,进一步,整个生活被腐蚀。

对于后者,会错过许多人生乐趣,且容易有报复性反弹。

  正确的做法是:将「玩」这件事,置于监管和纪律之下——我反对的不是玩,而是无监管、无纪律、失控状态下的玩。

  我们要留下一个娱乐的出口,同时也要为自己设计一套纪律,以明确底线和边界。

  这就好比,银行里有欺诈有逾期有坏账,但我们做的不是取缔银行,而是让它们置于人民银行的监管之下。这才是坦坦正途。

  「克己制度」就是我的纪律:「玩」和正常生活隔离开了;「沉迷游戏」的心魔,被关进了笼子,却没有被杀死;留下了一个小的出口,自己依然能享受乐趣。

  说句题外话,作为曾经沉溺游戏的网瘾少年,我由衷觉得:天天玩游戏,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,那更多是麻木而已;工作之余,偶偶玩玩,才是快乐,久旱甘霖的快乐。

  在北京天天上班的日子,在大理天天看海的日子,过久了都会无聊都会累。个中道理,你感受一下。

  5、设备隔离

  有个大学同学,老北京人,他戒除游戏的方法很有意思:

删除游戏,重置一个自己都记不住的密码。

把所有账户信息和游戏安装包存进U盘里。

将U盘寄存到20公里外的姥姥家。

  无数个瞬间,他心痒难耐,「想玩一把游戏」。但这个想法不会持续多久:一想到还要坐20公里的车才能拿到设备,热情就去了一半。逐渐的,「游戏上瘾」的心魔就消解了。

  这个方法,我称之为设备隔离,十分好用。它的好处:

提高了违纪成本,将绝大部分错误念头扼杀在摇篮。

行为是可逆的,没有毁灭性:放假了,想玩了,你去姥姥家拿回设备就好。

  如果你理解了其中原理,会发现它会有广泛的应用。比如,你喜欢玩 xbox,又管不住自己,很最简单,把无线手柄存到保险柜里就好了。这大大提升了违纪成本。

  或许一个简单的举动,可能会解决困扰你许久的问题。它并不需要太多意志力,却比「发毒誓」好用百倍。

  6、降低门槛,循序渐进

  前面许多技巧,都是在「提高违纪成本」。另外一条线,其实是「降低合规成本」。换个通俗的说法:鼓励自己走上正确的轨道。

  比如这个:降低门槛,循序渐进。

  你要系统性地健身,制定了详细的方案。看了你第一次的运动计划,我简直以为你是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……相信我,你一定会失败。因为坚持的难度太大了。

  相反,我更看好这样的方式:第一次去,只是慢跑3公里,很轻松;然后,4公里、5公里;慢慢地,上器械,加大运动量……门槛降低了,踏入健身房的难度也降低了,坚持的成本也降低了。

  在刚开始的阶段,建立形式很重要:「坚持」这件事本身,比所做的内容,更重要。

  说说我自己:上面提到的「克己」。实际上,最开始,我根本坚持不了七天。于是我把阈值调成了三天——坚持的难度大大降低了。二个月后,调成四天;三个月后,调成五天……

  连续的成功闭环,滋养了我的自信。这种自信不是嘴上喊喊,而是发自内心。我已经有了几十次的闭环记录,良好的习惯深入了身体,形成了坚固心理记忆。半年之后,我能轻松坚持七天,毫无压力。

  要改变习惯,你需要懂得「欲速不达」的道理。刚刚开始的时候,要降低门槛,建立形式,以完成心理上的适应,然后循序渐进,徐图进取。

  7、意志力要花在刀刃上

  前面提到:你给自己设定了100个目标,那结果很可能是一个都实现不了。

  你要明白,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件事情,是值得你不惜一切做到的。

  意志力是有限的宝贵的,要花在刀刃上。什么是刀刃?底线、原则、不可逾越的红线。

  比如,「克己制度」就是我的刀刃:那是不可逾越的红线,那是关乎根基的宪法。

  一旦「克己制度」被打破,就会回到曾经的糟糕状态:生活秩序陷入混乱,个体机器不再运转,多年来积累的良好感觉,都会随着一次放纵而付诸流水——看看,多么高的违纪成本。

  偶尔玩次游戏,那是无足轻重的小事;秩序的溃乱废弛,却是动摇根本的大事。我可以在下个周期调低阈值,但此时此刻,必须无条件恪守底线。无条件。

  将意志力聚焦于核心事务,你的生活会变得简单:其他事情不用太管,只要坚守那几条核心原则,事情就会自动往好的方向发展。

  8、改变是个系统工程

  下决心、放狠话、发毒誓是最容易最廉价的。就如像男人的海誓山盟一样——只需要头脑发热、动动嘴皮就行了。

  而改变,是一件复杂的需要耐心的事情。你越一厢情愿地简化它,你越会得到失败。

  如果你真的希望做到,就该拿出自己的诚意:如临大敌,高度重视;小心翼翼,循序渐进;想许多办法引导自己……

  上面的提到了一些技巧,或许你要全部用上,才能搞定一个习惯。相比于灵光一现,一套组合拳显然更靠谱更有威力。

  改变对很多人很难,而他们始终不明白,这是项系统工程。

  四、结语

  改变是进步的元动力:每个人的迭代升级,都是由一个个局部的改变组成的。

  改变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:如果随随便便就能轻松完成,那遍地都是牛人了。

  一方面,我们要正视人性的局限和缺陷,设计方法,修补漏洞,屏蔽诱惑,引导自己走进正确的轨道;另一方面,我们要修炼精进自己,强化精神硬度和意志品质,拥有更强的人性容错能力。

  人生从来不会有这样一个节点:过了它以后,你会脱胎换骨;过了它之后,一切都会傐起来。

  同样,改变也从来不会在顷刻间发生——就像一面被油烟熏了很多年的墙,不会因抹布擦了几下就光洁如新。我们要身体力行,要小心翼翼,要细水长流……最开始,你会难受不安;逐渐的,你会偶有不适;到最后,你便从容驾驭、收放自如。

  那时,你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。

  相关阅读:自律让你自由

  本文授权转载自菜刀少爷 | 微信号:MrCaiDao

  作者蔡冲,连续创业客,金融老司机,写字热爱者。领英专栏作家,「菜刀少爷」主笔。慢节奏的自媒体,很实在的电子书。关注:创业、高效能和大职场。

  封面图 by The Fox And King

  本周末的会员专属语音

  张辉:自从去年8月份我开始晨间的「微锻炼」和「微写作」两个习惯以来,收获良多。不仅获得更好的身体状态,结实的肌肉,也写了几十篇原创文章,超过过去三年总和。

  我会在本周日的会员语音中,系统的总结这段经历,讲述「微习惯的力量」。每天早晨10分钟的「微健身」和15分钟的「微写作」,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吗?且听我本周日现身说法。

 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

  张辉: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,我如约和会员朋友们讲了我这些年对于「抽象思维」的思考,主题是「如何培养抽象思维?」。因为担心讲抽象思维,吓跑很多人,所以本次语音内容,尽可能深入浅出,并且以「买房」「职场」等问题为例,具体讲解如何运用抽象思维去分析这些人生大事。从反馈来看,大家最近对于「买房」都很焦虑和困惑,很多反馈也是在说「买房」问题。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:

  @会员雪梨

  听了辉哥的语音,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:分拆和模型思维

  1、 分拆

  我记得有一个句话说得很对 ,人常常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,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忙碌,让我们直接接触和解决 的都是细节的问题,我们常常是被各种琐碎杂事情占据着生活,忘了我们每天像救火队员一样到处救火,而忘了你干的不是「消防员」的工作,所以,我们要对我们目标进行分拆,而不是执着于细节,只有通过分拆明确了我们大的目标,才不会淹没在每天的琐碎和细节中。

  2、 模型思维

  我觉得这个模型思维,更多指的是体系化的思维,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多个角度,多个点位的,但是这些角度和点位都是非常的散,不成体系的,因此,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的支持,常常很多时候在和老板做汇报的时候,虽然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,但是,我们却缺乏一个体系化理论框架的支持,我们陈述的角度和点位之间也缺乏相应的逻辑支持,因此,很多时候会显得很Weak,因此,这个模型思维能让我们更好展示与梳理我们的思维;

  @会员Monica

  关注改变自己很久了,但一直没在意加入会员这件事,最近读推送的文章很有共鸣也带给我很多思考,故果断加入,今天语音让我最深刻的是考虑问题时纵观大局,忽略细节,以往可能有些问题关注点都放到细节的问题上,未抓住本质和重点。

  @会员sally

  周日收到语音以后就立刻听课学习。听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,不知道该有什么感受,似乎听不懂。

  但是周一上班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再次想起来了这次主题:运用抽象思维去看待问题。

  普通的一件事情,排队的时候刚好排在两个人的中间,前一个人突然往后退一步,我下意识退后一步,结果后面一个人很凶地戳我的背并且说了不好听的话。事情发生仅仅不到30秒,而我的情绪低落了快3分钟。3分钟过后我一直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情绪低落,为什么自己会不开心,到底不开心的缘由是什么?是否能运用抽象思维去看待这件事情呢?可惜当时真的想不通,于是晚上再次听取了这次的语音,终于理顺了自己的思路。

  不开心的结果,到底是源于什么?是源于自己没有下意识反抗对骂?是源于自己没有勇气去对骂?是源于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强大。是一个心理的障碍,是自我认可不足,更是发觉自我成长的缺乏。不开心只是内心不够自信的表现,也是一种自我预言的实现。每天都怀抱着不自信的状态去面对世界,怀抱着世界很悲壮的想法去度过每一秒,当然看到的一切都是与自我作对的,无论当时的我作何反应,于我自身而言,始终是不满足的,因为在内心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满足过自己的一切。当然,除了自我成长不够强大以外,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,是自己的不成熟心态而导致的。所谓的不开心,更像是自我现实的反馈,镜子的映像。换个角度思考,如果我每天都觉得世界是美好而欢快的,是否能以另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纳所发生的一切呢?

  我想关于抽象思维的培养落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去走,希望自己面对事物能够更加全面、理性地去看待~

  张辉:这么快的学以致用!赞

  上一期的会员语音

  张辉:「抽象思维」听起来距离生活很远,但我却拿它来分析生活中的大事,比如「买房」。想知道我对「买不买房」这个问题的看法,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加入改变自己会员,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《如何培养抽象思维?》作为额外福利。犹豫199元年费贵?我在语音中探讨的可是价值百万的房子以及更为值钱的「抽象思维」能力:)

  

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